制版转印纸/双胶纸涨破七千 书价再迎震荡-新闻动态-绘图纸_工程绘图纸_蓝图打印纸_激光蓝图纸-成和银座纸业,工程复印纸,单双面蓝图纸-成和银座纸业 13869944255

制版转印纸/双胶纸涨破七千 书价再迎震荡

作者:admin 时间:2017-04-20

制版转印纸/双胶纸涨破七千 书价再迎震荡,纸价上涨10年一周期,此轮上涨来势更猛幅度更大,各类纸品涨幅均已超过25%,且出现波动行情,让出版机构无所适从。业界分析认为,此轮上涨由原材料价格、运输价格、美废及进口纸浆价格上涨和环保去产能、汇率变动等多重因素推动。纸张价格可能在年中回落,但不会重复以前跌破涨价前价格的情况。制版转印纸/双胶纸涨破七千 书价再迎震荡

  瓦楞纸在2016年第4季度的暴涨引发各类纸品价格上涨,包括出版物印刷主要使用的双胶纸和铜版纸,涨价热潮一直延续到2017年2月。此外,纸张交易条件也更加苛刻,“有些纸厂要求一个月内必须付款,还有附加条款,在供纸过程中纸价涨跌幅超过3%或5%的话,价格另议”,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副总裁黎洪波向记者透露。此轮涨价潮来势之猛,在出版业引发不小恐慌,让不少出版单位觉得在“割肉”。

  而进入3月,作为造纸重要原料的国内废纸价格大幅下滑——3月20日,中国再生资源废纸价格指数是1457元/吨,一周内下降112元/吨。瓦楞纸价格顺势经历了一轮断崖式行情,每吨价格累计下降1500多元。而与此同时,作为重要原料的进口废纸价格也在平稳下降,让业界似乎看到了纸价行情的拐点。

  好景不长,3月底,涨价潮“死灰复燃”,幅度在每吨300元以上。根据中纸在线的数据,图书出版使用量最大的双胶纸甚至冲到了7000元一吨,其背后是多家纸厂联合限产保价。此外,木浆价格居高不下,胶乳等化工原料价格持续攀升,新一轮的环保风暴也为本轮涨价添柴加火。

  价格过山车式的波动让业界看不懂,何时能迎来拐点?大家都在观望和期待。

  业内人士认为,纸张的波动有其周期性。在3月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联合其他部门举办的纸张价格调研工作座谈会上,北京出版集团经营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宝玲回忆道,纸价几乎是10年一个轮回,1995年、2006年、2017年分别经历了3次过山车式的价格波动。从前两次的涨价看,报复性的涨价带来的是两败俱伤,纸张价格并没有在高位站稳而是迅速回落,甚至是跌破原位。

  但此次的纸张涨价潮,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与前两次不同,价格会回落但不会跌破涨价前的水平。纸价上涨的背景是各种大宗原材料和生活用品价格的上涨。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总经理彭玻表示,理性地看,这次涨价是造纸厂多年来被“压制”以后的价格反弹。但很多业界人士认为最近的纸价上涨不正常,将在一段时间后回落。

  中国出版协会出版材料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金盾出版社印务出版中心主任陆进福认为,最近的涨价函是否都能落实值得质疑,3月4月是出版淡季,很多出版社都有存纸,没有大批量使用,“现在很多经销商也不怎么进纸张了,能不买尽量不买。很多行业人士认为,5月6月价格会下行。因为图书市场对纸张的需求没有增加,并没有大幅上行的预期。”


  教材成本收入倒挂涨价压力大

  本轮的纸价上涨,中小学教材教辅出版商和发行商最为受伤。因为中小学教材、目录教辅价格和国家免费教材采购费用由国家政策限定,很难进行调整。

  纸价的上涨,中小学教材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其特点在于“政府决定价格,市场决定成本”。按照《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材价格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材价格管理等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教科书由国务院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出版行政部门按照微利原则确定基准价,对印张价格有详细规定。

  据相关出版单位测算,截至2月15日,教材用胶版纸每吨6100元,上涨20%以上,高克铜版纸每吨6300元,上涨26%以上。纸张成本在教材生产成本中高达52.5%~57%。由于纸张价格上涨幅度超过25%,导致中小学教材成本上涨幅度达到15%以上。若以目前的价格计算,教材成本涨幅更会超过20%。

  可不可以提高定价?理论上是可行的。

  2015年发布的《关于下放教材及部分服务价格定价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将中小学教材定价下放到省级价格主管部门管理,大部分出版集团已经开始与本地发改委、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协商提高教材定价。

  但目前尴尬的是,如果财政补贴不调整,即使提价也提高不了教材出版单位收入,尤其是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部分。大部分省份的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教材由中央财政按照人头拨付,地方课程教材由地方财政承担。2008年,中央财政对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的补助标准提高到农村小学每生每年90元、农村初中每生每年180元,该标准沿用至今。考虑人工、物料等各种成本的上涨,该数字已经很难覆盖教材总成本。有业内人士表示,部分省市教材成本与定价已经倒挂。

  彭玻感叹道,湖南新华仅人力成本就从2003年到2016年增加了3倍多。中小学教材在2001年、2003年和2006年连续三次降价,但运输成本、人工工资和原材料成本十几年涨幅不小,出版人本着为教育服务、为社会担当,更多的是把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视为政治任务来完成。对于上市出版企业甚至已经出现这样一种状况,教材总定价多年高于财政拨款,每年在这部分都有应收账款,在会计原则下甚至被怀疑做假账。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强感叹道,如“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除了成本与价格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按时供应纸张,解决燃眉之急。据陆进福透露,去年末今年初完成纸张招标的出版单位,其合作纸厂、经销商出现招标违约的相当多,“有时候纸厂拒绝供纸,也不说协议不执行,只是说没有纸”。有出版人感叹,2016年部分教材品种从供型到供货的周期已经不足2周,在纸张顺利供应的前提下供书也已经异常艰难。这已经影响了教材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的执行。

  为此,一些出版人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一是教育和财政部门提高中央财政对免费教科书的预算标准。如广西出版集团呼吁,建议国家价格管理部门对教材、同步教辅定价进行调整,教材提价8%~10%,同步教辅提价5%;财政部门调整教材教辅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拨付。

  二是建立价格联动机制。根据教材实际供应情况,以及纸张、印刷、物价等成本上涨的情况,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对补助标准与原材料成本挂钩,根据原材料成本的涨跌每年作相应的调整。就像煤电联动一样,煤炭上涨,电价相对上涨一点。纸价成本上涨多少,每年的财政调整多少。

  三是将新闻纸等作为战略物资进行储备。新闻纸、图书用纸像粮食、石油等能源一样,属于特殊的战略物资,有其政治性。建议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将新闻纸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储备库存,并纳入国家集中管理,建立应急机制。市场稳定时由市场自由定价,当市场出现剧烈变化时临时采用指令性价格,防止出现无序竞争。

  四是建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协同发改委等部门对纸张供应商开展是否进行价格垄断的相关调查。

  五是建议总局以专项资金对涨价形成的成本进行相应补贴。

  六是完善教材回收机制。李强表示,新华书店系统在教材回收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并且教材已经天然地做好了分类。国内废纸的循环使用比例不是很高,分类标准也不细致,可以在教材上进行适当尝试。


  一般书酝酿上涨出版社反应大不同

  对于以出版一般图书为主的出版社来说,则是另一番表情,图书涨价似乎是他们更关注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认为,在此次纸价上涨和网店打折两股力量的双重助推下,会带动书价大幅上涨,对于中国出版业来说将是一次大的震荡,“成本率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原来成本率在17%~18%,现在涨到25%,怎么办?只有涨价。”但他同时认为,涨价没有那么可怕,在各种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动下,读者对好书的认可程度和辨识度越来越高,已经不是劣质书廉价书“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读者对图书价格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但对于以主题出版物为主的人民出版社来说,纸价的上涨就比较头疼了。人民出版社常务副社长任超表示,应对纸价上涨只能对图书进行价格调整,但主题出版作为公益性出版行为,定价不能够大动,只能微调,如刚面世的《全面从严治党面对面》,单本价格仅涨了一元钱。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党委委员、浙江人民出版社社长何成梁也有同样的烦恼。出版单位作为用纸的最后一道环节,单方面提高定价不能完全消化提高的成本,出版单位还是需要通过营销手段,扩大图书发行量,平摊图书的单位成本。一些特殊的,或者比较小众的、学术含量较高的图书可能会采取此种方式。

  以市场化畅销书为主打品种的果麦文化显得较“淡定”,其总裁瞿洪斌表示,“对于涨价不是很惊慌,因为没有解决方法,所以不需要解决方法”。他解释道,“图书的定价权在大部分产品经理手里,有一个定价计算公式,印制成本要控制在18%以内,纸张成本涨上去定价自然会上调,不用专门为此颁布一个规定。我们的定价标准比行业平均定价标准高15%以上,因为定价过低并不是好事,过低利润薄,没法保证良好的运营,不能拿到好的稿子,形成恶性循环”。在他看来,涨价是不可扭转的过程,国内读者能够接受的价位还有上调空间,出版者可以去寻找自己的利润空间。

  主打市场化教辅产品的民营图书策划企业经纶传媒不仅表示“没有压力”,甚至对市场预期持积极态度。其总裁李朝东表示,“纸张价格上涨,图书调价是个好事。经纶传媒的图书价格已经上调15%左右,提价之后营收情况比原来还稍好一点”,“一是书价上涨也会改变我们的利润空间;二是书价上涨的过程,也是供应商优胜劣汰的过程,经济实力弱的,市场信誉度积累不够的,产品质量差的,就在这一轮的风险中淘汰出局;三是我们也会调整产能,下调发货量,是从粗放经营到精致经营的过程”。

  从记者调研来看,一些图书出版单位还不是特别焦虑,第一是因为可自主提高价格,很多出版社已经开始调整;第二,大部分出版社还囤有一定量的纸张,短期内仍有回旋余地,可等待纸张价格的回落;第三,大部分原材料、生活用品价格都在上涨,图书价格的调整在情理之中;第四,今年出版的图书明年回款,暂时压力还没有那么大。如果出现对业绩指标的担心,至少是在下半年及以后。

  大部分出版机构认为此轮纸价上涨必将带动图书价格上涨,但纸价肯定会适度回落,按照以往的经验,书价只会看涨,并不会回落。业内人士认为,书业虽然竞争激烈,但仍然是卖方市场。图书与普通商品不同,品类虽然繁多,但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竞争性和替代性,不同的出版物之间也不会有价格倾轧的行为。只要纸价还会回归理性,对于出版商尤其是一般图书出版商来说,其上涨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制版转印纸/双胶纸涨破七千 书价再迎震荡


推荐文章
绘图纸与素描纸有哪些不同?
蓝图打印有CAD蓝图和PDF蓝图两种出图方式
蓝图打印纸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复印纸和打印纸两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复印纸怎么才能消除静电
相关动态
单面蓝图纸:工程制图的“百年档案守护者”
单面蓝图纸:工程制图的“百年档案守护者”在工程设计与建筑领域,单面蓝图纸以其独特的工艺与卓越的耐久性,成为图纸存档的“黄金标准”。作为化学涂料加工纸的典型代表,单面蓝图纸以棉浆或漂白木浆为基材,通过涂布重氮感光剂制成,仅单面具备感光显影能力,另一面保留白色原纸,这一设计虽增加涂布工序复杂度,却赋予其...
数码纸:重塑书写未来的智能新媒介
数码纸:重塑书写未来的智能新媒介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传统纸张与电子技术的融合催生了革命性产物——数码纸。这种结合了液晶显示、触控交互与柔性电子技术的创新材料,既保留了纸张的轻薄便携与书写触感,又赋予其动态存储、无线传输与内容编辑的智能属性,成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空间的桥梁。数码纸的核心优势在...
激光蓝图纸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激光蓝图纸的优势与劣势分析优势高精度与清晰度激光蓝图纸通过激光束直接在感光纸上成像,线条边缘锐利、无锯齿,精度可达0.01毫米,远超传统晒图的0.1毫米误差。这一特性使其成为航空航天、精密机械等领域工程图纸的首选,确保设计细节零误差传递。高效即时输出传统晒图需经过硫酸纸转印、氨水显影等多道工序,耗时长达数小...
数码纸:无墨印刷的智慧之选,开启绿色办公新纪元
数码纸:无墨印刷的智慧之选,开启绿色办公新纪元在数字化与环保需求双重驱动下,数码纸凭借其无墨打印、即时成像、可重复擦写等特性,正颠覆传统纸张的使用逻辑,成为教育、办公、零售等领域的创新载体。这种特殊涂层纸张通过热敏、电子墨水或激光技术实现内容呈现,无需墨盒或碳粉,彻底告别耗材污染与频繁更换的烦恼。其...
制版转印纸:跨领域应用的精密媒介,重塑工业印刷生态
制版转印纸:跨领域应用的精密媒介,重塑工业印刷生态作为印刷工业中的“隐形桥梁”,制版转印纸凭借其高精度、高稳定性和材料适应性,已渗透至纺织、建筑、电子、文创等十余个行业,成为现代制造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耗材。其应用场景从传统制版延伸至数码印花、陶瓷转印、标识牌制作等新兴领域,推动着工业印刷向智能化、绿色...
绘图纸:从传统介质到智能载体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重构
绘图纸:从传统介质到智能载体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重构一、发展历程:从手工绘图到智能交互的千年嬗变起源与早期应用(汉代-魏晋南北朝)中国造纸术始于西汉,东汉蔡伦改进原料与工艺后,纸张逐渐替代竹简与绢帛。然而,早期纸张粗糙,仅能用于草稿绘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仍以绢帛为主。直到唐代,随着造纸技术精进,纸张洁...